
臨漢門芝麻油
- 分類:非物質文化產業
- 發布時間:2021-01-15 16:31:28
- 訪問量:0
概要:
詳情
古法釀制芝麻油 不負傳承不負君

穿越歷史的煙塵,臨漢門,也不知見證過多少幕歷史大戲的城門,在靜默無聲中,悄然注視著古城兒女。如今,臨漢門的品牌文化內涵,還得加上一款襄陽特產——古法釀制的臨漢門芝麻油。
襄陽在唐宋時期就廣泛種植芝麻,興起香油加工業,古法釀制小磨香油早在明朝就有該工藝,襄陽縣志有記載,清代廣為傳播。小磨香油的香味更濃厚一些,它起源于三國時代,是著名的傳統無公害食品。臨漢門芝麻油采用的是純天然古法釀造,經過多重工序,只為做出最純正的芝麻油。
臨漢門芝麻油,篩選了抗倒伏、結莢密、籽粒白、出油多的本地出口霸王鞭小粒黃白芝麻,粒粒皆飽滿、含油量高、香味濃郁、營養豐富,依古法全烘炒之技,精控炒溫,留存原始芝麻香,只取初榨芝麻油精華,貴精而不貴多,點精珍貴,低溫沉降與過濾控制法,盡可能地保留了芝麻油的營養和香味,純凈無添加,濾得原始醇香,其精、香、純、久而不變。市場上規?;a的香油,大部分是采用機榨工藝,這種工藝生產溫度高達260℃,但是,因香油特性而言,當香油溫度超過60℃,其各項營養指標會大幅下降,即喪失了香油應有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。使用石磨磨制的臨漢門香油,其工藝溫度為60℃,雖說效率相對較低,但是,能充分保證香油內在的優良品質。臨漢門香油的傳統工藝共有十三道工序十八個環節,從上鍋炒芝麻開始,直到最后出油,時間需要15天左右,生產時間偏長,生產成本較高。一到做油的日子,滿街都是油香。對愛吃火鍋的人來說,蘸著這碟香油那就算高配。

古法釀制小磨香油的制作人張慶杰,今年已經84歲了,他比任何人都渴望將這份“古法”更好地傳承下去,無論他走到哪兒,都會向身邊的人宣揚介紹臨漢門芝麻油。張**祖輩以磨油為生,他是第五代傳承人,1976年曾任襄陽油廠廠長。他歷盡艱辛,在全國各地甄選芝麻產地,不惜高價購進優質芝麻,同時,在芝麻胚芽工藝基礎上,使用石磨生產,拒絕機榨工藝,既保證了香油醇香味道,又保證了富含的營養成分,讓消費者放心食用。

張慶杰的女婿黃建勇成為第六代傳承人,古法釀制芝麻油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,傳統制作工藝加上科學的檢驗手法,讓歷經數百年的“古法”煥發了新的生機。
黃建勇說,“老爺子閑不住,經常到車間轉悠,叮囑我們,要用最好的原材料做最好的香油,一定要把這門手藝傳承下去”。經過幾代人的努力,臨漢門芝麻油信譽越來越好,規模也越來越大。

2008年9月,元吉油脂有限公司成立,古法釀制的臨漢門芝麻油成為主打產品
2012年,公司獲湖北省“守合同重信譽”稱號
2013-2015年,公司連續兩次獲得襄陽市“市級重點龍頭企業”
2015年,公司的“臨漢門”商標獲得“湖北省著名商標”稱號
2016年,公司獲得“襄陽名優農產品十大名片”稱號
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版權所有◎2021 襄陽市元吉油脂有限公司 鄂ICP備2021001180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宜昌